其實我之前好像寫過類似的筆記,但就被我自己搞丟了。
1. 表演素材
最近的單口喜劇趨勢似乎是一、兩年就要把所有的舊笑話汰舊換新,
換一套全新的whole new hour,但音樂表演不太可能這麼做,
尤其是熱門樂團的金曲,總是必須重複持續放送。
Andrew Dice Clay是類似的反覆放送存在,
觀眾希望在現場聽到他們早已聽過的經典名句,卻仍樂此不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68bNAkyzKQ
2. 渾然天成
看似自然隨性,其實事先精心設計的表演。
How Louis CK Tells A Jok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dvYrTeTuU
看似信手拈來,其實經過反覆推敲。
這是一種可追求的境界,但是並不代表即興、臨場應對不重要。
音樂表演的相關議題,我想到的是音樂表演者對觀眾的問候與聊天,
setlist中早就已經擬定好,什麼時機點要跟聽眾寒暄,
其實只是為了把器材調整的時間拖完,避免讓聽眾覺得空等而失去耐性。
舞台之前的交流,是為了幫舞台後方的搬運耗掉所需時間。
3.與觀眾的互動
單口笑話家應對Hackler可說是工作的一環,
每個笑話家都要學著應對這種危機場面,
而與觀眾交談、調侃觀眾更是常有之事。
但在互動情況下,仍得保持節目順暢進行,不讓觀眾因此分心,便是關鍵所在。
音樂表演者對於觀眾騷擾,通常不被要求有熟稔的舞台應對手腕。
4. 模仿
有所謂的翻唱cover band的存在,讓不能看到本尊的聽眾過個乾癮,
雖然有Michael Winslow這種口技音樂性的單口笑話存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RmFZgNqf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6Sw6amNg5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T69QkcZ8I
不過通常而言,單口笑話對於純粹模仿致敬的表演者,顯然比較不抱好評。
而對於剽竊抄襲者,更是往往砲轟伺候。
5. 驚喜元素
單口笑話家往往要求觀眾盡量不要拍攝最新的素材上傳到網路,
因為笑話往往需要一個爆點,若預先知情,效果將大打折扣。
音樂表演偶爾會演唱某幾首驚喜的歌目,讓觀眾新鮮一下,
但那對整場表演的優劣沒有太大的決定性。
6. 觀點
表演者的觀點置入作品中:
在表演內容中放入對政治文化的觀點、社會觀察。
有些單口笑話家自認為自身是拓展人類思維的先驅者,另一些則只專注於讓人發笑。
有些音樂表演者自恃為誘發社會變革的薪火,另一些則不把重點放在此處。
觀眾的觀點轉化:
好的單口笑話家,可以將觀眾原本不太能接受的敏感議題,
包裝成一個容易入口、惹人發笑的笑話,讓觀眾聽完後驚呼:
「原來我對這個議題也能發笑!」
7. 對觀眾反應的倚賴性
僅有非常少數的另類單口笑話家,會堅持惹觀眾發笑並非其表演重點。
大多數的狀況下,表演要kill,就是要博得觀眾的心。
有時,單口笑話被類比為催眠術、心理暗示,
若要表演奏效,觀眾當然要「有反應」。
然而,有創見與突破的音樂,跟悅耳程度、大眾接受度是兩碼子事。
音樂表演者似乎更有理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對觀眾的反應採取較置之不理的態度。
8. 記憶點
我發現單口笑話家喜歡放一個很有記憶點的笑話,
可以替整場表演畫龍點睛,但那個笑話往往不是最好笑的,
或許只是最有故事性、對表演者有獨特印記、最令觀眾印象深刻。
我在想,音樂表演是否會有類似的情形。
某首沒有那麼好聽,卻很有記憶點的歌曲?
9. 觀眾的既有印象
觀眾對某位表演者的既有印象,有時候會扼殺、干擾他們欣賞最新的表演內容。
單口笑話家可能深受刻板印象所害,因為觀眾對他們講述的議題有既定期待。
音樂聽眾可能也往往聚焦在他們心目中的「全盛期」專輯內容。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
- Apr 17 Mon 2017 16:39
Notes on Stand-up comedy and Music
- Jul 15 Sat 2017 00:23
Take a shit / Take no shit
蠻久之前聽Your Mom's House podcast 在討論一個好笑的話題,英文拉屎是"take a shit",
- Jun 17 Sat 2017 18:02
random thoughts on combat sports
最近菲德(Fedor Emelianenko)又要打比賽了,讓我回想起自己看MMA已經十幾年了,
如果以廣義的格鬥,例如Pancrase或者K-1也算的話,
就已經差不多二十年了,天啊。
[K-1]
以前玩電動會選安迪霍格(Andy Hug),他的絕招是踵落,用了觀眾就會歡呼,
可是印象中他在電動裡蠻爛的,還是那些職業摔角角色比較強。
彼得阿茲(Peter Aerts)記得還可以,絕招是右上段踢。
Ernesto Hoost,Jérôme Le Banner這些選手也都很有看頭。
以前K-1還會舉辦空手道對自由搏擊這種團體賽,還蠻有趣的。
不過開始比較認真看的時候,大概是2000中期,
也就是巨神兵Semmy Schilt橫掃巡迴賽的開始,
其實那個時候還蠻討厭看他打拳的,身材優勢太強大,
像Glaube Feitosa這種拳風蠻有趣的選手也是都要被他打爆。
但現在回想起他只要入巡迴賽就必拿冠軍的這種威能,
其實真的是蠻厲害的。
這段期間也見證了Badr Hari的成長史,從一個有天分的中二,
變成史上最強的中二拳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ttXkxxt4k
彼得阿茲的長青也讓人驚訝,基本上已經過了巔峰期十年以上的時候,
還是跟現役選手打得很有拼。
[MMA]
以前Kazza時代的時候,只有一些格雷西家族(Gracie Family)的精華影片可以看,
後來網路逐漸發達之後,知道相關消息就越來越方便了。
米爾柯(Mirko Crocop),修巴(Wanderlei Silva),菲德
這些以前最關注的選手,都已經離巔峰期超過十年了,
Crocop跟Fedor的對決,當時應該堪稱世界第一與第二的對決:
https://vimeo.com/19761722
因為是從Pride開始迷MMA,所以剛看UFC的賽制不太習慣,
在Pride被UFC收購之後,當時也希望Pride過去的選手有好表現。
將軍(Shogun)應該是最讓人欣慰有拿到冠軍,
丹韓德森(Dan Henderson)不知道怎樣吃錯藥,變得很仰賴他的H-bomb右拳。
蜘蛛人(Anderson Silva),喬西艾多(Jose Aldo)這兩位巴西選手,
還有喬治聖皮耶(GSP)這位加拿大選手,
都各自統治了自己的量級八年左右的時間。
強瓊斯(Jon Jones)的崛起,MMA終於出現超強天分堪比麥可喬登的運動員,
但他也太中二,有點浪費天賦的感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RvTqiBXII
[MMA解析]
Youtube風行之後,格鬥評論家讓一般觀眾更容易看懂比賽在幹麼,
Jack Slack, Lawrence Kenshin, BJJ Scout. Gracie Breakdown,
這些頻道讓觀眾越來越看得懂戰術跟技術細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i7H-EzzpQLeaj3Qplatjw
https://www.youtube.com/user/LawrenceKenshin
https://www.youtube.com/user/BJJSCOUT
https://www.youtube.com/user/GracieBreakdown
- Jun 10 Sat 2017 18:03
Memes > Genes
I've wrote about the antagonism between nature and nurture.
https://www.douban.com/note/611178822/
I think memes are anterior to genes, because they're both vessels for information,
their function is to self-replicate and to mutate, spreading all over the world.
But the existential conditions for memes are less limited,
there're a variety of "hosts" for memes to grow.
For trans-humanism (at least some of them), humanity is merely the stepping stone,
for technology to eventually self-aware and transcends human control.
https://www.douban.com/note/609084824/
https://www.douban.com/note/602131341/
- Apr 27 Sun 2014 01:34
Jean Shrimpton with her teddy bear
- Sep 15 Sun 2013 10:19
一些我的連結
- Jan 26 Sat 2013 23:00
models
- Sep 19 Mon 2011 21:28
my tumblr and douban
- May 06 Fri 2011 03:37
some notes on TALKING FUNNY (stand-up comedy related)
- Oct 14 Thu 2010 17:22
新增相簿: SNSD Yoona系列
胡亂蒐集的圖
- Dec 13 Sun 2009 21:53
UFC比賽規則:犯規項目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