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師的貓
戴眼鏡的貓
The Cat Who Wore Sunglasses
Az prijde kocour (1963)
http://us.imdb.com/title/tt0056844/
Director:Vojtech Jasny
這片很酷,故事似乎借鏡了哈美倫的吹笛手這個童話。
故事是一個原本狀似寧靜的小鎮由於一個馬戲團的來訪而開始搞得昏天暗地;
原因是馬戲團帶了一隻戴了眼鏡的貓,當貓把眼鏡拿掉,
牠的眼鏡就會像"照妖鏡"一樣,把每個人的"本性"顯露出來:
例如戀愛中的人會變成紅色,說謊者則變成紫色等等。
有人看見自己是紅色而相擁舞蹈,有些人卻氣急敗壞,甚至因為怕身分洩漏想殺死貓......
後來,貓被偷走了,喜愛貓的孩子發起了尋貓的活動,
他們拿起幫貓畫的肖像到街上遊走,但是仍然沒有大人把它交出來,
於是悲傷的孩子決定發起一起出走的活動,企圖迫使大人讓步.....
我覺得可以注意的一點是,故事或許暗示著大人的壞與小孩的天真;
但我們沒有必要因此把大人就簡單詮釋成壞蛋,心靈已經受到汙染;
而孩子就必是天真的,受壓迫的一方。
何謂"本性"也是相當模糊的,因為你身上的顏色只顯露了你現在的狀態,並不代表你不能改,
但是被呈顯為壞意涵的人常常就要接受長久的歧視,而我覺得他們也可能會因此自暴自棄,
開始玩起中學生那種"好啊,我知道我是壞蛋,那又怎樣"的戲碼.....
嚴格講起來,貓的法眼不只是對本性作去遮蔽的動作而已,它還侵犯了我們的隱私,
並且重新塑造了我們的未來作為。
如果我們把共產制度扯進來,看這部片,有一個孩子們舉著貓,用貓來照每個人來當作遊戲的片段;
小孩子反而像是那些舉著貓的照妖鏡,
要照出每個人階級的紅衛兵,標準很高,我們原本可以在不犯法地情況下暗地腐敗,
現在我們都得赤裸裸地攤在陽光下接受唾棄。
這樣想起來,再回去看看那些拿著貓的肖像在街上跑的孩子,
就會覺得他們也蠻psycho的。(那身上代表吝嗇顏色的大概應該就死定了)
當然,這也不是唯一的解釋。這只是我聯想到的一個。
男主角老頭說,我要教這些孩子運用想像力。
但是,他要的應當是孩子學會自己造夢。
馬戲團來了,他們把夢帶來;但是誰說我們只能活在同一個集體的幻想裏面?
我們要將別人帶來的夢照單全收嗎?
馬戲團變魔術的段落,奇美無比。
是彩色片,男女主角陷入愛海的段落,風景超美,用酒杯下棋那段的構圖很棒!
很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