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or:Joachim Trier
Anders Danielsen Lie ... Phillip 瘋子
Espen Klouman-Hoiner ... Erik 暢銷作家
Viktoria Winge ... Kari 瘋子馬
總體來講不是很好看
一開場的有趣的剪輯很有趣,配上歡樂的Joy Division
但是後面剪碎而不斷發生的flashback使得敘事並不連貫
我們可以說,時間先後並不重要,只要能表達出角色之間的情感聯繫的輪廓即可
但是這點我覺得也沒有表現得很好
同樣想成為好作家,相知相惜而又有競爭的感覺,是它想要刻劃兩位男主角的羈絆,
但是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在看飛利浦這個變成精神不穩的角色在鬧彆扭,
精神不穩之後的飛利浦的肢體語言,也與亞歷非常疏離,
變得好像是飛利浦在傷害亞歷,但事實上亞歷也無意間給自己的朋友許多壓力
飛利浦總在猶疑不定自己的感受:愛不愛自己的前女友/到底要不要繼續寫作
亞歷對飛利浦的期待,反而使得飛利浦的逃避心更重,寫作變成一種對朋友的責任
(亞歷在故事前段透露一種交女友會不長進的觀點,
所以勸飛利浦跟自己一起獨身而專心寫作......但亞歷還是沒有勇氣跟女友分手)
飛利浦邀約前女友,去以前他們熱戀的地方:巴黎,想要重新組構以前的甜蜜,
但是他是為了自我欺瞞:自己其實已經不愛她,而想要透過這樣的旅程重新愛上她?
(這樣比較不白目)
或者是他天真地以為一切重新來過,所有的傷痕可以被洗刷殆盡?
(如果真的覺得倒數完前女友就會愛上自己,半強迫她吻自己,就真的蠻白目的)
這邊好像交代地不是很清楚,而且這種不清楚,好像不是很有趣XD
或許男主角就如片中呈現的,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也難以釐清;
我知道一般人也常會有這種抓不住自己心思的感覺,而現實要考慮的條件也很多,
但是這部片會讓人懷疑,導演真的是要表達我上面打的這些嗎XD
還是導演想要講的東西其實不連貫,或者演員沒有表達出來?
另外一條線在講亞歷正式出版自己的書的過程,
一個不錯的段落是他在社交場合遇見自己的偶像作家歌達爾
但是在歌達爾的眼中,他跟那些盲目崇拜或者不求甚解的草包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一樣的
後來亞歷被揍傷之後,歌達爾扶他回自己家休息,
並且評論了亞歷的第一本書"除了最後一章為賦新辭強說愁而不好以外,其他部份不錯"
這對一個寫作的人來講真的是很大的肯定
不過後來亞歷真的成為"挪威既歌達爾以來第二個偉大作家"之後,
歌達爾卻自殺了,飛利浦笑稱是因為他只有兩個書迷,
而一個是瘋子,一個則逃出國了(飛利浦為了專心寫作而跑出國遠離塵囂)
.......這裏想講怎樣,前面相知相惜的氣氛好像就沒了
- Apr 15 Tue 2008 22:31
[電影]愛重奏Reprise (2006)
http://us.imdb.com/title/tt0827517/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