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House
Dans la maison (2012)
http://www.imdb.com/title/tt1964624/


 
有雷。
spoiler alert
內有劇情洩漏。

01.

作者是吸血鬼。
他藉著創作取材的名義,剝削身邊的人事物,把他們放入自己幻想的故事中。
以觀察為名,卻破壞了原本環境中的平衡,因為自己已經參與其中。

文中,不只是詳實報導,而參入了自身的風格。
生活中,也不是客觀的調查,而是已經加入了擾亂的元素。


讀者也是吸血鬼。
他渴求讀到更駭人的題材,更峰迴路轉的劇情,更爆炸性的結局。
如果這個讀者也是個評論家,他更是個吸血鬼,因為他要靠著詮釋別人的作品維生。

一個自己寫不出好書的老師,配上一個有潛力的學生,
這個老師想要藉著自己的學識,讓學生成為一個好作者。
老師作為學生的讀者兼指導者,兩人建立了某種共生的關係。

當作者作品的好壞不能自己評斷,而要照著別人的指導走,
他會照原本期望的方向持續成長,還是會導致破壞性的發展?

02.
一個家的空間,好像是隱私的神聖堡壘,
然而一個作者卻進入其中,不但紀錄事件,也引發事件的發生。
原本懷著對著對理想家庭的嚮往,進入了這個空間觀察,
但為了寫作,以及對戲劇化情節的渴望,反而使得這個家庭之和諧產生動搖。

有趣的是,到了電影尾聲,被書寫的內容,看起來像是受害者的拉法家,
卻熬過了作者跟讀者的聯合攻擊,反而好像船過水無痕,甚至有些精神上的成長。


03.

Esther對家庭的不離不棄,可以被讀作隱忍、關懷、慈愛等美德。
但是同樣可以被讀作:跟環境妥協、性格軟弱、爛好人、愚忠等缺陷 。
甚至她本身的存在危機,都是一種書寫的戲劇化,所以也不見得可信。

但是這個故事情節,卻觸發了Kristin Scott Thomas角色作為讀者的存在危機。
到達臨界點時,她採取了行動。

兩個女人到底是誰比較正確,誰會比較幸福,其實不得而知。

此處,作品觸發了讀者對現狀的不滿足,或許暗示著電影也有這樣的功能。
然而有時候這種觸動,不一定是一種崇高的精神覺醒,有時候可能只是言情小說式的嚮往。
(或許包法利夫人稍微被提到就是如此?)

04.

人跟作品之間,不一定每次相遇,都必須建立一種強的關係。
我這裡所謂弱的關係,就是純娛樂,抒發壓力,打發時間。
強的關係,則是促發你做重要的決定:
改變生活方式,顛覆你原本的想法,甚至引導你大部份的生命內容。

以欣賞作品為例,有些電影對你有教化功能,有些沒有。
不可能每部片都讓你醍醐灌頂。
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hardcore fan.

以創作為例,有些人以燃燒生命的方式來創作,
有些人則不讓創作打擾他的日常生活。

---
這裏岔題一下。

某些作品表現出作者的困擾。
例如說,因為你有錢,你就一直paranoia幻想窮人對你有惡意,會殺你。
(是夏布洛大大嗎)

另一例,則是為了創作,誇張或偽造自己經歷的苦痛。
想要藉由展現這個痛苦的靈魂,來讓別人肯定你的作品。

---

學生追求老師的指導與肯認,使得作為作者的學生,倚向危險的火焰;
反之亦然,老師對學生作品的閱讀欲,也讓自己陷入危險當中。

以電影結局而言,作為讀者的老師好像傷得比較深,因為他被剝奪了他原本的生活方式。
但這也不一定是個壞的結局,因為說不定這反倒被讀作一種解脫。

但結尾的一幕,奇異的作者/讀者的共生關係似乎確立了,而且會延續下去。
窗前眾生相的一幕,明顯向《後窗》致敬,提醒我們偷窺作為本片的母題之一。

或許對電影的忠誠,也會對日常生活造成某種破壞性。
文學或是電影,都可以引入生活,進而使生活產生變化。
有時候,它的確讓我們擺脫桎梏,促進我們獨立思考,提醒我們珍惜某些該珍惜的東西;
但是,有時候,它只是激發我們的中二病,讓我們自以為清新脫俗,
它灌輸某些錯誤的熱血與勇氣,讓我們做一些錯誤的事情。


當然讀者聰不聰明也是一個問題。



ps.稱讚一下譯名翻得很好。
ps2. 克麗絲汀史考特湯瑪斯 跟 波蘭斯妻 暨《苦月亮》之後再次同片演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selemine 的頭像
    giselemine

    捷瑟敏

    giselem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