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考克跟麥高芬(MacGuffin)都很有名,但是介紹的中文資料不多。
                                                                               
先來看看維基百科介紹的一句話: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cGuffin
A MacGuffin (sometimes McGuffin) is a plot device
that motivates the characters or advances the story,
but has little or no actual relevance to the story.
                                                                               
麥高芬是一種劇情的裝置,它驅動劇中人物或者故事的推進,
但是卻跟故事本身的內容只有很少的、或者甚至沒有實質的相關性。
                                                                               
例如說,七龍珠的前半段(尚未從冒險故事轉成純打鬥之前)的龍珠就是麥高芬,
它使得劇中人以及故事往龍珠趨近,但是龍珠的實際內涵是什麼、它有幾顆,
可以應許幾個願望等等的細節,都可以更動而不會損害原本的故事跑動梗概。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MI3裡面的兔腳,它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不需要知道,
也無損整個伊森跑跑跑的故事進展。
                                                                               
                                                                               
再進一步的賞玩,就是知道一下那些用精神分析解釋電影的人,
常將把希區考克的麥高芬跟拉岡有名的(惡名昭彰的)對象a等同起來
http://en.wikipedia.org/wiki/Objet_petit_a

                                                                               
簡單講它就是一種更龜毛的麥高芬,
這些電影分析家喜歡把對象a作為超驗的驅動者(transcendental prime mover)
這個特性強調出來;首先,對象a不出現在銀幕上(例如整片就在等待某人但他沒來),
第二,不清楚它確切的意義為何(例如,貴婦失蹤記裡面的歌曲密碼),
第三,甚至並非實際存在的事物(北西北的卡普蘭只是一個虛構的身分),
但是整部片的人事物就可以以之為目的而推動。
                                                                               
但是對象a本身並非某種第一原理,能夠規定劇中故事應該怎樣設置與展開,
相反地,它跟電影故事本身的關聯具有相當程度之任意性;
另外,對象a有著無法被完全表述的特性,它使得意義成為可能,但本身沒有意義,
你可以說它是使得figure得以顯題的background,
或者說它是得以使世界建立起來的大地/深淵......whatever.
                                                                                
Zizek有玩一個拆字,就是把Jouissance拆成joy in sense,
對象a就是那個象徵化失敗的剩餘實在,它就是快感/nonsense,
但是整個慾望活動以及現象世界就圍繞著它搭建起來;
對象a就像黑洞漩渦的那個消失點,
它不可見,卻使得整個黑洞效應景觀成為可能。
                                                     

arrow
arrow

    giselem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